学校首页 | 部门首页 | 机构设置 |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 | 学生管理 | 资助与贷款 | 心理健康教育 | 国防教育 | 队伍建设 
当前位置: 部门首页>>学工动态>>正文
清明|踏青·除病·祭祀
2018-04-04     (点击数: )

清明,一起去踏青  
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。是中国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  

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明节的起源,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  

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,民间有折柳、戴柳、插柳的习俗。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,可拿在手中把玩,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,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、屋檐上。今天看来,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,是不宜提倡的。而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,人们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,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,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,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。  

春风拂煦清明节,踏青祭祖念先人。清明扫墓祭祀,缅怀先人寄托哀思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,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,唤醒家庭共同记忆,更能促进家庭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  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(处)、武装部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;邮编:130117
技术支持: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