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扎实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教育引导
工作的提示
各学院:
为扎实做好秋季学期学生教育引导工作,夯实学生理论武装体系和日常思想教育体系,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要求,结合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,学校将针对全体在校本专科生开展以“厚植爱国情怀 立志成才报国”为主题的秋季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教育引导活动;针对2024级新生开展以“新起点,新梦想,共筑未来”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。现将工作提示发给你们,请遵照落实。
附件:
1.2024年秋季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教育活动方案
2.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
党委学生工作部
2024年8月26日
附件1:
长春中医药大学2024年秋季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
教育活动方案
为扎实做好新学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,引导广大同学进一步明确目标、端正态度、提振信心,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秋季学期有关开展“开学第一课”系列教育活动要求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活动主题
厚植爱国情怀 立志成才报国
二、活动时间
2024年8月下旬-9月下旬
三、参加对象
全体在校本专科生
四、总体要求
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安排部署,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,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、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,坚持“双引领”(政治引领、价值引领)、“三融合”(一二课堂深度融合、线上线下双向融合、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动融合)、“四贴近”(贴近时代、贴近学生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)、“五深入”(深入班级、深入课堂、深入寝室、深入网络、深入活动),分阶段、全覆盖、立体化精准实施教育引导组合拳,营造新学期崇学向上的良好氛围,全面确保校园安全稳定,促进学生成长成才。
五、具体内容
1.召开新学期班级大会。
学生返校后,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召开新学期班级大会,全面了解学生暑期学习生活状况,通报学生学业进度,明确各项管理要求,开展安全警示教育,引导学生科学制定新学期学习目标,合理规划新学期生活,可通过适当开展学风建设、寝室文化建设等活动,引导学生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来。
2.召开新学期学生返校座谈会。
各学院组织不同年级、不同专业的在校生代表召开新学期返校座谈会,围绕学生假期见闻、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、存在的困难需求等进行充分交流,对校院两个层面的学生管理工作征求意见建议。
3.开展新学期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问卷调研。
党委学生工作部继续通过线上发布调研问卷,各学院组织学生认真参与调研,通过调研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,研究解决学生在思想、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突出问题,有针对性地开展“七个必谈”,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。
4.组织开展新学期主题班会。
辅导员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时间节点,围绕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等主题,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、观看爱国主义影片、开展主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,做好各项工作动员部署。
5.组织上好新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各学院按照学校通知要求,组织学生通过开学典礼、入学教育、专业思想教育等形式组织2024级新生上好“开学第一课”,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,坚定理想信念。
6.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
各学院要依托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,保质保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重点发挥学院作用,加大对重点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度,培育学生理性平和心态,确保学生身心健康。
7.“我与国旗同框,共筑爱国情”创意摄影作品大赛。
围绕“我和我的祖国”主题,通过镜头捕捉个人与国旗的温馨瞬间,传递正能量;作品内容需积极向上,清晰可辨,构图合理,色彩自然,不得含有违法、低俗、暴力等不良信息;作品使用JPG格式,图片大小不超过10MB;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。(具体通知后续发布)
8.“我和我的祖国”Vlog作品征集大赛。
参赛作品需契合主题,可为记录个人成长、国家发展、家乡变化、文化传承、科技进步等内容,形式为短视频,手机、相机等拍摄均可,时长30秒——3分钟;作品画面清晰、剪辑顺畅、配乐得当、字幕清晰,无卡顿等瑕疵;作品规格参数最低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P(1920x1080),建议横屏;音频音量大小正常、清楚,无爆音、杂音;格式为MP4格式。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。(具体通知后续发布)
9.“我(们家)与祖国的故事”征文大赛。
征文体裁为小说、诗歌(含古体诗)、散文、散文诗。小说字数不超过4000字,诗歌不超过30行,散文、散文诗不超过2000字;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。(具体通知后续发布)
10.“心连心·共筑梦”爱国知识竞赛。
采用线上答题形式,设置选择题、填空题、判断题等客观题型,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,优先依据答题耗时进行排序,耗时越短者,其排名越靠前。(具体通知后续发布)
六、工作要求
1.提高认识,高度重视。
各学院要按照学校总体安排,提前谋划、精心设计。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要亲自布置、亲自组织、亲自参与,辅导员要结合年级和专业实际,制定教育清单,台账式推进活动落实,保证活动质量。
2.精心组织,确保效果。
各学院要根据学校教育活动方案和任务清单,有序推进、抓好落实,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育内容的基础上,要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院实际,进一步创新形式,凝练特色,各学院要严格把关活动内容,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,确保教育效果。
3.加强宣传,及时总结。
各学院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,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,综合利用微信、易班、微信群、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加强舆论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。各学院及时凝练总结工作做法和工作特色,按学校通知要求上报相关报告和总结材料。
附件2:
长春中医药大学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
一、总体目标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,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,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帮助学生学会学习、学会生活、学会拼搏、学会成长,做好生涯规划,坚定理想信念,激发爱国热情,养成良好学风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勇于拼搏奋斗,提升素质能力,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二、主题内容
新起点,新梦想,共筑未来——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
三、基本原则
坚持“学校统筹,学院实施,突出特色”的原则。注重突出专业特色,把握迎新季与开学季时间节点,做到“规定动作”不走样,“自选动作”有创新。
坚持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。在第一学期开展生涯规划、 自律养成、感恩诚信、心理健康等教育,在第一学年持续开展有针对性地入学教育。
坚持教师传授与朋辈带动相结合。充分发挥辅导员、班主任、
管理干部、专业教师等作用,注重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、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,使朋辈带动与教师教育相得益彰。
坚持线上引导与线下教育相结合。用好用活易班、微信群、 短视频平台等网络载体,和学校杏林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、安全 教育基地、校史馆等线下场所, 做到网上网下实时连接、线上线下联通互动。
四、相关部门
根据活动开展需要对接党委学生工作部,党委办公室、校长办公室,保卫处,外语教学部,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,马克思主义学院,档案馆,创新实践中心。
配合部门:教务处,各本专科学院。
五、开展时间
学生入校前、军训期间及入校后第一学期
六、开展主要任务
1.开展思想政治教育。
学校集中开展青思大讲堂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、“感动校园”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。学院要通过书记思政第一课、新生家长会、党课、主题班会等形式,协同推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情怀教育、奋斗精神教育、“四史”教育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对接部门: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,马克思主义学院。
2.开展入党启蒙教育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组织新生上好入党启蒙教育课程,通过主题党课、团课、主题讲座等学习形式,进一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,引导新生摆正入党动机、强化宗旨意识,热爱中国共产党,自觉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3.开展生涯规划和专业思想教育。
学院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主题,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,邀请学院院长讲入学第一课、专业负责人介绍专业,同时可邀请学科带头人、教学名师、专家学者开展生涯指导、学业咨询、课业辅导等教育活动,逐步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,增强专业信心。
4.开展学生学风教育。
学校将开展重点班集体建设、师生茶座、学业诊室等活动, 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学院要结合专业特点,在执业医师考试、外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等方面,从学生大一年级开始提早着手,针对性地做好学业指导和学习辅导,通过朋辈沙龙等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、制定学习计划、提升学习成效。
5.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。
学院要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主题讲座,邀请名老中医、专家学者、青年骨干和先锋人物,在学生中宣传中医药文化,使学生加深中医印象,激发中医兴趣,提升中医思维,强化医德医风。
6.开展心理适应和校园融入教育。
学校从环境适应、角色适应、学习适应等方面组织开展新生心理适应性讲座和心理普查工作,形成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报告。学院要以报告反馈结果为参考,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,开展新生班会、新老生交流会及心理健康辅导、团体训练、素质拓展等活动,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,提高身心健康素质,促进新生快速融入校园。
7.开展爱校荣校教育。
学院要围绕校史、校情、校貌、校规等校本文化,适时组织开展校情校史教育、《学生手册》解读及测试等活动,学习《春之杏林》校歌,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。可以组织新生走进校史馆、博物馆、图书馆,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、归属感与自豪感,强化爱校荣校主人翁意识。
对接部门:档案馆。
8.开展安全知识教育。
学校将组织安全教育讲座、防电诈防骗讲座和消防救援演练。 学院要围绕学生人身安全、财产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食品卫生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网络安全等校园安全主题,针对防盗防骗、防范传销、抵制非法校园贷款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。2024级各新生班级为单位到安全教育基地(创新实践中心负一层)进行安全教育,结合实际案例做好经常性的教育活动,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对接部门:保卫处,创新实践中心。
9.开展英语学习教育。
学校9月4日组织本科生新生英语水平测试,通过分级考试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。学院结合专业特点,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能力素养提升,掌握新生英语学习能力整体情况,助力学生个体精准了解自身英语水平。
对接部门:外语教学部。
七、相关要求
1.高度重视,严格落实。
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,把新生入学教育融入“三全育人”大思政工作格局,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,报送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教育科,抓好落实工作,切实提升新生入学教育质量。
2.创新载体,提升实效。
鼓励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易班、微信群等网络平台,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,做到网上网下实时连接、线上线下联通互动,保证新生参与入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覆盖面。
3.全员动员,做好保障。
学校相关职能部门、各学院要提升认识,提高站位,做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财物的充分保障,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4.认真总结,凝练成果。
各学院要在12月10日前完成新生入学教育相关活动,并报送活动总结材料至学生教育科、军事教育科。将各学院上报材料汇总形成当年入学教育成果集。